醫保談判加快了新藥納入醫保的速度,但患者能用上這些新藥的時間各地差異很大。
01
“雙通道”
為讓患者盡快用上國談新藥,國家開辟了“雙通道”藥店渠道,落地執行情況如何呢?
一、“雙通道”藥店數量
截至2022年6月,全國已有“雙通道”藥店3900多家。
其中,山東和浙江*多,分別有438家和421家,都超過了400家。排第3-7位的是湖南(398家)、江蘇(385家)、四川(328家)、山西(310家)和江西(301家),都在300家以上。廣州、蘭州、石家莊和鄭州4大省會城市分別有35家、24家、22家和5家“雙通道”藥店(詳見圖一)。
2022年6月底,雙通道藥店納入國談藥品數量*多的是廣州市和青海省,分別納入了291個和286個國談藥品。浙江、西藏、山東、寧夏和安徽5省份都納入了275個。納入國談藥品數在200個以上的還有江西(235個)、山西(221個)、石家莊(221個)。
雙通道藥店納入國談藥品數較少的是吉林、湖南和福建,分別只納入了42個、48個、67個(詳見圖二)。
再看下各地區及其所轄三級醫院的配備情況,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結果已于2022年1月1日起執行。
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(RDPAC)選取2021年新增談判藥品中,由其會員企業生產的共25種藥品,剔除其中尚未商業化上市的藥品、治療領域比較特殊的藥品(例如造影劑)后,剩余22種藥品作為研究樣本,占2021年談判新增西藥總數的約1/3,用來分析其在2022年一季度的落地執行情況。
在除京津滬渝4大直轄市外的27個省所轄城市中,22個國談進口藥城市配備率*高的是江蘇,江蘇13個城市中的平均7.2個都有配備,城市配備率為55%。其次是浙江、福建、廣東和山東,其所轄城市配備率都超過了30%,分別為47%、40%、36%、32%。城市配備率*小的是四川和甘肅,都只有10%,其次是海南(11%)、青海(13%)、云南(13%)、西藏(14%)、廣西(14%)、黑龍江(14%)、新疆(14%),城市配備率都不足15%(詳見圖三)。
2022年一季度,22個進口藥在三級醫院配備率*高的是海南,為29%,其次是寧夏(27%)、云南(24%)、甘肅(23%)、廣東(20%),配備率都超過了20%。
西藏和四川的三級醫院配備率*低,分別只有7%和9%,青海和華北三?。ㄉ轿?、內蒙古、河北)配備率都只有10%(詳見圖三)。
下面再對藥品銷售額Top19城市及其三級醫院的配備情況做一分析。
昆明和廣州配備了全部22個進口藥,配備率為100%,其次是上海、鄭州、北京分別配備了22個進口藥品中的21個、20個、20個,配備率分別為95%、91%、91%,都超過了90%。城市配備率較低的是成都、西安、哈爾濱,都只配備了22個進口藥中的14個,配備率都只有64%(詳見圖四)。
22個進口藥在三級醫院配備率*高的是昆明,有6.2個三級醫院都配備了,占昆明市三級醫院總數的39%。其次是廣州、鄭州、南京、長沙,分別有10.9家、4.3家、5.4家、2.9家三級醫院配備,配備率分別為27%、27%、26%、26%,都超過了25%。
三級醫院配備率*低的城市是成都,只有12%,其次是濟南、天津、重慶,三級醫院配備率都只有14%(詳見圖四)。
當然,上述觀察的只是國談開始落地執行后一個季度的情況,觀察時間太短,隨著時間的延長,國談藥品在各地區及其醫院的配備率都已大幅提高。
總之,國談藥品能否盡快進入醫院和藥店終端,不但關系到患者用藥可及性的問題,也關系到相關藥企以價換量的預期,只有將國談藥品盡快配備到終端,快速上量,才能激發企業參與醫保談判的積極性。